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大多数人往往认为,大明朝的商人十之七八都是腰缠万贯的存在。

可是,按照真正的历史记载,明代商人的收入有着极其严重的两级分化。

尤其是从事小本生意的,比如走街串巷贩卖小商品的商贩,其收入很可能还不如寻常的佃户家庭来得优厚,更无法与中农家庭相比了。

据史料记载,在明朝宣德年间,很多小商贩终日勤劳经营,获利“厚者十之二、三,薄者不过十分之一”,运气不好,赔掉本钱的小商人也不是少数。

有赔钱的,自然就存在挣钱的。

历史上的晋商、徽商等商人群体,在明朝中后期的时候,已经颇具规模。

晋商兴起于明初,因抓住了给西征军队输送粮草的机会,获得了贩盐的特权而迅速发展起来。

徽商的历史要早一些,他们是明朝的徽州商人以银两换取盐引贩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,他们受到朝廷保护,实力雄厚。

两者所从事的大体上以盐业、茶业、加工制造业等为主。

虽然从嘉靖时期开始,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很快,但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也仅仅能够糊口而已。

若是发生天灾人祸,广大百姓的基本生活就很难得到保障,此乃明末流民四起,以至大明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朱高煦当着吏部尚书等大明高官的面,问完了农民与工匠的收入,最后再问商人的收入,显然是有深意。

夏原吉是大明忠臣,也是名臣、贤臣,聪明过人,自然是对朱高煦的心思猜出了个大概。

他缓声道:“自永乐一朝解除海禁,大量商人随朝廷的船队出海贸易,皆获得了百倍、千倍的利润。近二十年以来,仅江南数省,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普通商人一跃成为家资万贯的巨商。”

“因此,从大体上来说,商人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民与工匠的收入。”

朱高煦又问道:“那商人的地位,比之农民、工匠如何?”

“这,老臣却是不知该怎样回答。”

夏原吉犹豫不决道。

朱高煦面不改色道:“此话怎讲?”

夏原吉道:“陛下,此事臣确实不知该如何回答。”

“陛下,此事与吏部有干系。”

吏部尚书蹇义恭声开口道。

朱高煦故作惊讶道:“竟与吏部有关?”

蹇义解释道:“陛下,朝廷虽然禁止商人穿绫罗绸缎,可绝大多数的商人赚到钱之后,皆会选择捐一个不入流的小官。因官职皆在定员之外,有名无实,故称‘员外’。”

“且仔细说来。”

朱高煦抚须道。

“是。”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ljoyun.com/book_0_lbyay/dyldirmd.html

星空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爱书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